寶馬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可持續發展
地球氣候越來越反常已經成為全球共識。
世界氣象組織的初步數據顯示,今年7月初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周。 對此,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“氣候變化已經失控”。
近年來,地球已經頻頻向人類發出了危險的信號。
高溫、暴雨、干旱、洪水、山火,各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已經頻發多發,很多以前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現在已經變成一年一遇。
這表明地球氣候突變已日益惡化,保護地球家園刻不容緩。
中國很早就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,從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最高指示,到一系列治理環境的實際行動,讓大家看到了中國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能力。
但保護環境僅靠政府力量是不夠的,還要靠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。
在這之中,寶馬以前瞻性的探索樹立了典范。
早在2021年,寶馬就正式發布了“BMW美麗家園行動”,致力于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國家公園建設。
在一期資助了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,7月20日,寶馬中國又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宣布“BMW美麗家園行動”2023年保護中國生物多樣性的一攬子措施,未來在持續資助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同時,寶馬還將捐資支持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助力建設濕地類型的國家公園。
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博士再次闡明了寶馬的態度:“寶馬的可持續發展觀不僅僅是關于減碳,更體現在對人、社會與環境的高度協同可持續發展。我們將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重點放在協同降碳、擁抱循環和社會貢獻三個領域。‘BMW美麗家園行動’將繼續擴大對中國濕地的保護力度,助力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。”
01
沒有生物多樣性,就沒有可持續發展
保護環境僅靠一腔熱血是不行的,首先要找準方向,以及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。
在前期選項目時,寶馬并不是隨便投一個,而是在調研中國社會需求和國際議題的過程中,了解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當下對于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。
聯合國早已指出,生物多樣性喪失已是當前全球三大環境挑戰之一。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,甚至包括企業的運作,比如水資源。
有研究證明,生物多樣性健康與否,決定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(social development goals)的80%能否正常實現。
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成為全球全社會的共識。國際層面,《昆明—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》指出,要將生物多樣性及其多重價值充分納入政策和法規,鼓勵企業明顯增加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正向效應。
中國也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至國家戰略,將生物多樣性視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、目標和手段,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。
這是2021年《中國生物多樣性白皮書》里的論述。這個論述高度、辯證地指出了可持續發展與保護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系。生物多樣性不僅是保護動物那么簡單,沒有健康的生物多樣性,就沒有綠水青山,就沒有金山銀山,就沒有可持續發展。
這與寶馬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不謀而合。寶馬集團早就將可持續戰略作為企業戰略的核心,不僅將保護生物多樣性融入核心業務,還將保護生物多樣性納入到企業社會責任的范疇。
對于寶馬來說,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一件必須做的事情。戴鶴軒博士表示:“寶馬愿意利用自身的影響力,為利益相關者搭建橋梁和紐帶,參與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。”
02
寶馬為何聚焦濕地保護?
在投身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公益事業時,寶馬把目光聚焦在了濕地保護上,這是為何?
原因是,作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,濕地具有涵養水源、調節氣候、改善環境、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,被譽為“淡水之源”、“地球之腎”、“物種基因庫”和“固碳器”。
據統計,中國的濕地保存了全國96%的可利用淡水資源;濕地強大的凈化功能不僅能改善水質,還可以降解污染;僅占全球陸地面積6%的濕地,卻為地球上20%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;單位濕地的固碳能力是森林的9倍,可以實現高效固碳。
此外,濕地也是人類的主要生存場所,全球超10億人口以濕地為生,中國有3億人直接依賴濕地生存。
中國已意識到保護濕地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。
2022年11月6日,在武漢召開的《濕地公約》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部級高級別會議,正式通過《武漢宣言》,呼吁各方以強烈意愿和實際行動,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、修復、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。
目前中國正加快建設濕地類型的國家公園,將把約1100萬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系,重點建設三江源、青海湖、若爾蓋、黃河口、遼河口、松嫩鶴鄉等濕地類型國家公園,并將濕地保護納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議程。
因此寶馬選擇從保護濕地入手,未來“BMW美麗家園行動”會采取三方面舉措,來聚焦保護濕地類型的國家公園:
第一,將持續支持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支持保護區提升管理能力,擴大生物多樣性公眾教育。
第二,捐資支持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將提供3輛BMW iX3作為保護區巡護車,在當地社區開展濕地課堂生物多樣性講解員培訓,并捐資開發針對當地學生的濕地自然教育讀本。
第三,將以創新方法與路徑,支持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的“中國自然觀察三年行動計劃”,與社會各方構建起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教育平臺,帶動更多利益相關者學習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知識,帶動更多公眾建設美麗家園。
綜合來看,寶馬這一系列扶持計劃,不僅具備科學性、系統性和創新性,也是由點及線,由點及面地、長期地,去保護鳥類、保護濕地、保護地球家園,真正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到實處。
03
寶馬的價值觀,無永續不豪華
作為一家豪華車企,保護生物多樣性似乎與寶馬并不相關,那它為何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做這件事?
對此,戴鶴軒的回答是:無永續不豪華??沙掷m發展觀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。它超越盈利,要為社會創造更多維的價值,它也是一個品牌最核心的溢價。
這家成立于1916年的百年車企,在漫長的經營歲月中早已明白一個道理:可持續發展不只是企業成長之道,更是經濟、環境和社會的兼融平衡之道。
對于寶馬集團來說,經濟發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可以齊頭并進。戴鶴軒表示:“我們的世界可以建立在‘兼得’,而非‘取舍’之上。我們星球的未來在于在經濟和環境之間、創造與精減之間、以及產業和社會之間,找到恰當的平衡。”
在碳減排方面,寶馬的目標是到2030年平均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2019年降低40%。
但是減碳并不是寶馬唯一的答案。它尋求全方位的可持續之道,包括統籌產品線、生產網絡和供應商體系,貫穿產業鏈上下游。
一方面,寶馬在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有諸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,比如寶馬不僅是首家使用由FSC認證的天然橡膠制成輪胎的汽車制造商,還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發起倡議,暫停深海采礦,將海底礦物排除在供應鏈之外;此外,寶馬通過創新科技,變廢為寶。純電動BMW iX的皮革內飾就是由修剪橄欖樹林后收集的橄欖葉萃取物揉制而成。
另一方面,寶馬已在中國開展了廣泛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,貢獻中國社會發展。比如BMW中國文化之旅項目已經持續了17年,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已經19年,BMW童悅之家也是12年。“BMW美麗家園行動”項目又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寶馬對中國社會的下一個長期承諾。
結語:
萬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養以成。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養分,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。
寶馬作為一家成功的企業,在謀求可持續發展時,踐行360°可持續發展觀——著眼于全價值鏈的整體性策略,為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。
最熱評論
全部評論
